![](http://w.neihanshu.net/d/file/ribao/2017-10-29/dgcm4ms1qb4.png)
2016开年大烂片。
《消失爱人》。
@十七 年初就出现了国产电影最烂……
不用看剧情,就会被画面先恶心一回。
可以肯定,黎明拿的片酬应该狠满意,不然,他不会允许摄影师把自己拍成这衰样。
眼神黯淡无光,眼袋耷拉,整个脸都泛着“复古”的气息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已经是PS过的,在银幕上,粗糙值以几何倍数增长。
王珞丹更可怜,难得在一部电影中换了N套时装,可惜整张脸都在泛油光。
而且全是大特写。
摄影师陈诚号称这部电影极大运用了“镜头美学”。
谢谢,Sir还没瞎。
最后的唯美星空,动画片都比这个精致。
还有这血,能再假点吗?
剧组之前号称一线班底,请来了好莱坞的特效团队。
《阿凡达》御用乐团。
金马奖大师杜笃之。
金牌音乐人雷颂德。
放出话:极致催泪。
要求泪点低的观众请慎重。
观众们确实哭了。
全程流泪不止——笑的
观影之后留下温馨提示:
请把手机屏幕亮度调低,吃爆米花的观众稍微小点声,大家共同维持影厅秩序,不要打扰到还留在影厅内睡觉的观众。
打着反转悬疑,惊悚还魂的招牌。
Sir做好了用手指缝看电影的准备,结果只出来这么一张脸。
完了。
号称宇宙级脑洞,永远猜不到结局。在发布会上还拿出百万封口费,祈求观众不要剧透。
呵呵。
之前毒舌电影就做过预测。
谢谢导演,100万请拿来。
最要命的是狗血的逻辑。
爸爸妈妈都是说着字正腔圆的普通话,舅舅一口新加坡国语,儿子却是说着糯软的台湾话。
确定不是领养的?
一个是有着录音工作室的音乐人,一个是不知道什么职业但从家中布置来看至少是中产以上的妻子,这三口之家从头到尾所吃的食品只有方便面。
还要配着红酒。
上流社会的生活,好难懂。
更难懂的是此起彼伏且没有过渡的感情。
王珞丹扮演的秋捷因为雪山意外离开,黎明扮演的丈夫凌凯峰用招魂的方式把她Call回来。
招魂的方式是打破锅瓦瓢盆。
王珞丹就这么回来了。
电影的设定是,不爱她的人就看不到她。
只有真正对她好,和爱秋捷的人,才能看见她。
所以,当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的王珞丹,兴高采烈去参加朋友聚会时,惊奇地发现——
朋友们都看不到她。
朋友们“顺理成章”开始讲起了她的坏话。
王珞丹很生气。
但在姐妹们开启自拍模式后——
王小姐一秒钟变嘟嘴。
一秒前还义愤填膺地为要和小伙伴们大吵一架呢!
之前还看不见她的“闺蜜”,得知王珞丹曾经借钱给自己老公办婚礼。
对王珞丹心怀愧疚。
然后。
看见她了。
不是说只有爱她的人才可以看见她吗?
愧疚=爱?
这爱,真浅。
《消失爱人》导演是黄真真。
她之前真不是这样的。
科班出生,香港演艺学院戏剧系毕业后,在美国纽约大学电影系就读。
自编自导的毕业作品《Hugo》,拿下当年纽约大学最佳学生电影。
而让她一夜成名的,是在2000年播出的纪录片《女人那话儿》。
纯女性视角。
整部纪录片由63位女性访谈组成——
有普通职员,二奶,妓女,艳星邵音音,女导演许鞍华。
还有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女人。
十个小时和251个男人做爱。
女人们围坐在一起,大笑,畅谈性爱和男人。
尺度?
没有。
被包养的情人说:
做情人比做老婆好,他的爱情,金钱,时间还有精液,都是你的。
女同性恋说:女人的嘴唇很软,和女人接吻很性感。
被包养的情人说一夜情。
邵音音说:
(拍三级片)我后悔了十几年
许鞍华说:
如果我是男人,看见自己这样的女人,我都害怕
这部纪录片在当时,惊世骇俗,引发热烈讨论。
都被用来做论文研究的对象。
纪录片中的黄真真没有那么沉重,她穿着像个小妖精,抽着香烟,画着细细的眉毛,眼神流转,看着对面的女人,抛出问题。
听到有趣好玩的,一起哈哈哈。
大多时候,静静聆听。
她们的谈话内容隐秘又真实,轻松且深刻。
她拍摄纪录片的初衷很简单:
男人如果更了解女人,这世界会更美好。
这部纪录片也让更多人开始了解黄真真。
她的名言是:做爱就像运动,高潮就像蹦极。
大胆,出位,女权成了黄真真的代名词。
她也凭借这部电影入围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杰出青年导演。
2002年,成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。
她随后在香港的作品,保持了初始的味道。
《六楼后座》,是香港年轻人的青春。
六个年轻人怀着六个故事,与六种心情。
在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下,是梦想和目标。
完成不了,就要吃屎。
一年过去,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竟然也有人实现。
努力过,付出过,就可能达到。
在《六楼后座》中,青春就像方糖。
如同片中Jason所说:
你总不能隔岸观火,人生总有这么一个阶段,一个做什么也快乐的阶段,一个说什么也真诚的阶段。
笑他们,皆因我们曾经荒唐过,爱他们皆因我们曾经甜蜜过。
…
黄真真在这部电影中呈现了香港年轻人的青春,疯狂,真诚不顾一切。
好口碑为她带来第二次金像奖提名。
她的爱情故事,切口小,心思多。
男性和女性在她的影片中,都带着浓郁的地域色彩。
《分手说爱你》中的阿草,爱打游戏,不爱工作。
死要面子,明明看不懂地图,女朋友走路累的半死他都不愿问下路。
没有目标,兼职都是做到一半开溜。
他所做的一切,不求上进,只为开心。
女朋友不一样,阿花要养爸妈,还要为经常进出警察局的弟弟出保释金。
从天水围的售货员做到中环的售货员,她付出太多。
业余时间上夜校,学英语,面对老板,24小时随叫随到。
一个奋力出逃,一个开心就好。
当代表着更加广阔世界的巴塞罗那出现时,维系两人之间的那根线,摇摇欲坠。
走?
还是留?
黄真真用伪纪录片的形式,又一次记录下当代香港年轻人(甚至包括我们)的成长横截面。
不是吗?
最开始的恋爱,女人总比男人成熟得快。
黄真真也再次获得金像奖提名。
顺着这个轨迹,黄真真也许是个可以期待的导演。
尽管这些电影影像不乏粗糙,也谈不上深度,但起码带着赤城之心的追问,或者是感同身受的关照。
可惜,2010年后,她转战内地市场。
自此,变了。
作品打分降了一个数量级。
虽依然保留她赖以成名的女性视角,但诚意,荡然无存。
编,使劲造,编造不下去,就撒狗血。
《被偷走那五年》车祸,失忆,各种惨情铺天盖地就不说了。
《闺蜜》中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女性,过上连体婴儿的幸福生活。
陌生人余文乐借了一件外套,陈意涵就要泪流满面。
照这思路,你妈还天天给你煎蛋呢。
女人在一起,吵架撕逼,除了男人还是男人。
没有为工作的努力,没有生活的平常。
有一瞬间,Sir以为进错《小时代》片场。
与此同时,她的作品屡次陷入“抄袭”疑云。
《倾城之泪》海报借鉴了韩国的《悲伤故事》。
导演的回应是:
黄真真也笑称自己在微博看到《悲伤故事》的海报时也吃了一惊,“我也觉得蛮像的,但是观众也喜欢啊,我们就决定不改了。”
但是观众也喜欢啊,我们就决定不改了——这什么鬼逻辑。
不止一次。
《被偷走的那五年》被爆出前半部分剧情架构借鉴了《遗忘》,后半部分借鉴了《我脑海中的橡皮擦》。
这是《苹果日报》当时新闻——
到最后,导演再一次站出来打自己脸。
导演黄真真则是认了有参考,但强调灵感来自朋友。
《消失爱人》,再一次,神奇的巧合。
面对片名与大卫·芬奇电影内地译名重合。
黄真真回答,又是“朋友”:
其中一个人提议《消失的爱人》,那个时候我完全不知道大卫·芬奇的《Gone Girl》在内地是叫《消失的爱人》,因为在香港,美国片一般是用英文原名。
问题是——
《消失爱人》是黄真真公司真·恒业的第一部电影。
而据招聘信息显示——
真·恒业电影总部设立在中国北京,是由香港知名导演、编剧、制片人黄真真和电影发行的领导者福建恒业电影发行有限公司(恒业)共同成立。
一个总部设在北京的电影公司,为片子定名,没一个工作人员提醒跟一部热门大片的内地译名撞车。
Sir持保留态度。
当然,凭借内地市场的壮大,黄真真成功迈入过亿票房女导演行列。
她还称——
但目前电影的豆瓣评分是——
4.7分,创内地作品新低。
Sir看到又一个香港导演的堕落。
黄百鸣,刘镇伟,陈嘉上……
在黄真真之前,太多前车之鉴。
当这批商业嗅觉灵敏的香港导演北上后,才力的衰退与对票房的渴望,让他们能且只能选择一条“捷径”——
或者“抄”自己,或者“抄”别人。
完全放弃自我表达。
而一个尖锐的现实是——这种堕落,几乎不可逆转。
Sir的判断标准是:事不过三。
连续三部作品有问题,就说明这个导演不想改变(或改变不了)。
所以——
《消失爱人》后,Sir的黑名单,又多了一个名字。
黄真真导演作品。
-
涵叔看电影 -
-
涵叔看电影 -
-
涵叔看电影 -
-
-
涵叔看电影 -
-
-
-
涵叔看电影 -
-
-
涵叔看电影 -